Commit 684b4bd9 authored by zyearn's avatar zyearn

complete translating atomic_instructions.md

parent 3a61f5ea
...@@ -29,7 +29,7 @@ ...@@ -29,7 +29,7 @@
# Memory fence # Memory fence
仅靠原子累加实现不了对资源的访问控制,即使简单如[spinlock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pinlock)[引用计数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ference_counting),看上去正确的代码也可能会crash。这里的关键在于**重排指令**导致了读写一致性的变化。只要没有依赖,代码中在后面的指令(包括访存)就可能跑到前面去,[编译器](http://preshing.com/20120625/memory-ordering-at-compile-time/)[CPU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ut-of-order_execution)都会这么做。这么做的动机非常自然,CPU要尽量塞满每个cycle,在单位时间内运行尽量多的指令。一个核心访问自己独有的cache是很快的,所以它能很好地管理好一致性问题。当软件依次写入a,b,c后,它能以a,b,c的顺序依次读到,哪怕在CPU层面是完全并发运行的。当代码只运行于单线程中时,重排对软件是透明的。但在多核环境中,这就不成立了。如上节中提到的,访存在等待cacheline同步时要花费数百纳秒,最高效地自然是同时同步多个cacheline,而不是一个个做。一个线程在代码中对多个变量的依次修改,可能会以不同的次序同步到另一个线程所在的核心上,CPU也许永远无法保证这个顺序如同TCP那样,有序修改有序读取,因为不同线程对数据的需求顺序是不同的,按需访问更合理(从而导致同步cacheline的序和写序不同)。如果其中第一个变量扮演了开关的作用,控制对后续变量对应资源的访问。那么当这些变量被一起同步到其他核心时,更新顺序可能变了,第一个变量未必是第一个更新的,其他线程可能还认为它代表着其他变量有效,而去访问了已经被删除的资源,从而导致未定义的行为。比如下面的代码片段: 仅靠原子累加实现不了对资源的访问控制,即使简单如[spinlock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pinlock)[引用计数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ference_counting),看上去正确的代码也可能会crash。这里的关键在于**重排指令**导致了读写顺序的变化。只要没有依赖,代码中在后面的指令(包括访存)就可能跑到前面去,[编译器](http://preshing.com/20120625/memory-ordering-at-compile-time/)[CPU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ut-of-order_execution)都会这么做。这么做的动机非常自然,CPU要尽量塞满每个cycle,在单位时间内运行尽量多的指令。一个核心访问自己独有的cache是很快的,所以它能很好地管理好一致性问题。当软件依次写入a,b,c后,它能以a,b,c的顺序依次读到,哪怕在CPU层面是完全并发运行的。当代码只运行于单线程中时,重排对软件是透明的。但在多核环境中,这就不成立了。如上节中提到的,访存在等待cacheline同步时要花费数百纳秒,最高效地自然是同时同步多个cacheline,而不是一个个做。一个线程在代码中对多个变量的依次修改,可能会以不同的次序同步到另一个线程所在的核心上,CPU也许永远无法保证这个顺序如同TCP那样,有序修改有序读取,因为不同线程对数据的需求顺序是不同的,按需访问更合理(从而导致同步cacheline的序和写序不同)。如果其中第一个变量扮演了开关的作用,控制对后续变量对应资源的访问。那么当这些变量被一起同步到其他核心时,更新顺序可能变了,第一个变量未必是第一个更新的,其他线程可能还认为它代表着其他变量有效,而去访问了已经被删除的资源,从而导致未定义的行为。比如下面的代码片段:
```c++ ```c++
// Thread 1 // Thread 1
...@@ -49,9 +49,9 @@ if (ready) { ...@@ -49,9 +49,9 @@ if (ready) {
- 线程1中的ready = true可能会被编译器或cpu重排到p.init()之前,从而使线程2看到ready为true时,p仍然未初始化。 - 线程1中的ready = true可能会被编译器或cpu重排到p.init()之前,从而使线程2看到ready为true时,p仍然未初始化。
- 即使没有重排,ready和p的值也会独立地同步到线程2所在核心的cache,线程2仍然可能在看到ready为true时看到未初始化的p。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在线程2中发生,比如p.bar()中的一些代码被重排到检查ready之前。 - 即使没有重排,ready和p的值也会独立地同步到线程2所在核心的cache,线程2仍然可能在看到ready为true时看到未初始化的p。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在线程2中发生,比如p.bar()中的一些代码被重排到检查ready之前。
注:x86的load带acquire语意,store带release语意,上面的代码刨除编译器因素可以正确运行。 注:x86的load带acquire语意,store带release语意,上面的代码刨除编译器和CPU因素可以正确运行。
通过这个简单例子,你可以窥见原子指令编程的复杂性了吧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CPU提供了[memory fence](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Memory_barrier),让用户可以声明访存指令间的可见性(visibility)关系,boost和C++11对memory fencing做了抽象,总结为如下几种[memory order](http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pp/atomic/memory_order). 通过这个简单例子,你可以窥见原子指令编程的复杂性了吧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CPU提供了[memory fence](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Memory_barrier),让用户可以声明访存指令间的可见性(visibility)关系,boost和C++11对memory fence做了抽象,总结为如下几种[memory order](http://en.cppreference.com/w/cpp/atomic/memory_order).
| memory order | 作用 | | memory order | 作用 |
| 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| 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......
This diff is collapsed.
Markdown is supported
0% or
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. Proceed with caution.
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!
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